韩愈最著名的五首诗
1、韩愈十大经典名句
(1)、先说大颠其人。《祖堂集》卷五有其传,法名宝通(732—824),俗姓陈,颍川人。大历间师潮阳西山惠照,后嗣石头希迁,归住潮州灵山,世称大颠和尚。他比韩愈年长三十六岁,韩愈觉其人理识清通,可以谈说,请到郡斋小住十多天,确实可以理解。世传韩愈《与大颠师书》三封,历代聚讼纷纭,证其真者有欧阳修、王安石、朱熹等,斥其伪者有苏轼、陆游等。第一封写“久闻道德,切思见颜,缘昨到来,未获参谒,倘能暂垂见过,实为多幸。已帖县令具人船奉迎”,即初过未见,拟再派人船专程迎接。其二云:“海上穷处,无与话言,侧承道高,思获披接。”与前引《与孟尚书书》所谓“远地无可与语者”合。其三比较复杂,既云“所示广大深迥,非造次可谕”,又云“道无凝滞,行止系缚,苟非所恋着,则山林闲寂与城郭无异”,似乎已经涉及佛法玄理。但仔细回味,也只是彼此谈得投机,倾心向慕,并不涉及佛法修行皈依之事。比读三书,可知《与孟尚书书》所谈为实情。
(2)、漓江之水,则清澈澄明,蜿蜒曲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极为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千古脍炙人口之佳句。
(3)、敬告读者:自2018年7月1日起,《文史知识》编辑部不再接受任何购买咨询,如欲购买《文史知识》新刊、过刊、历年合订本等销售问题,敬请致电中华书局伯鸿书店(010-634589010-63265380),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4)、韩愈从元月十四日发长安,三月二十五日到任,在路凡七十二日。
(5)、第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又如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是如此。
(7)、蘋(pín)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8)、《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9)、译文:龙飞白水的故事,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偶然看到当年的遗迹,便向耕田的农夫发出问询。已经遭到发掘的坟墓就在官道上,这里什么地方还有刘秀的近亲吗?
(10)、《乡思》是北宋诗人李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1)、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12)、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13)、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21年第3期
(14)、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凰。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15)、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16)、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7)、当然他更著名的动作是作《祭鳄鱼文》,以天子与刺史的名义驱逐鳄鱼,使不得为地方祸害。潮州鳄鱼似名传南北。他作《泷吏》诗,已受到“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的惊吓。《谢上表》也有“飓风鳄鱼,患祸不测”的叙述。他的办法是,让从事以“羊猪投***溪之潭水”,然后正告,今天下承明,天子命刺史来治此州,“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然后发出严厉通牒:“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潮州临海,海中有许多食物,有你生活的天地,而且道途不远,“朝发而夕至”,你应该改变生活习性。现在刺史代表天子与你说定,最多七天,你自己走,你如果不走,刺史将发动民众,携强弓***矢,将你消灭,到时你后悔也来不及了。据说此文在“鳄鱼界反响热烈”,当晚就决定集体迁徙,远离潮州。韩愈大战鳄鱼,因此而成为不朽盛事。当然,韩愈那时还没有机会学习现代生物分类学,了解鳄鱼属于爬行动物,无法在海里生活,如果潮州不行,最多只好迁到漳州,结果还不一样吗?其实,韩愈文章是游戏而作,鳄鱼闻讯而远迁更属传奇,但文章是好文章,祭鳄鱼也是为了民生,理解于此,就姑妄信之吧。
(18)、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19)、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0)、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2、范仲淹必背十首诗
(1)、王祎:考之唐宋,论文章则韩文公、欧阳文忠公(欧阳修),论政事则陆宣公(陆贽)、范文正公(范仲淹)而已。
(2)、邮局汇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文史知识》编辑部收邮编:100073
(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出自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天街小雨润如酥》。
(5)、感谢您对本刊的厚爱,2021《文史知识》继续贴心陪伴您,忙碌中别忘了订阅哦:
(6)、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写思念故宫,故宫不见,转而梦见,最后连梦中也见不到,把感情的波浪重重推向高涨。
(8)、这首诗是韩愈在任吏部侍郎时候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此时,韩愈已经五十六岁了,但是他的心情却是很好,这是他这辈子当的最大的官了。虽然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但是仕途到今天才能让他有点满意吧!
(9)、译文:是谁将要把这春景收回去,红红绿绿的花草已是半开放半凋谢了。一阵风过,树梢的榆荚只能随着那柳絮在空中到处飘荡游走。
(10)、刘黻:斯文久矣叹荆榛,一疏披忠彻紫宸。不忍中原沦左袵,甘寻南土作累臣。邹轲以后功何逊,鲁道于今脉尚新。宇宙欲昏星斗落,空山韩木亦悲春。
(11)、韩愈南行,是从商洛大道东南行,经南阳、襄阳、江陵、长沙、衡阳,逾岭到韶州,复南行经增城而东行,沿路皆有诗文,可以知道他的所见所感。
(12)、创作背景:是指出了花岛的隐约所在。因为隔着宽阔的江水,无法看清花岛的真面目,只是隐约可见远方似有一片红色的云彩,那就是花岛的具体位置。远望如红云,则近处其花之繁盛可以想见。
(13)、陶宗仪:通六经百家学,作文章与孟轲扬雄相表里。
(14)、乡思是很多诗人都写的话题,有听风思乡的,有听雨思乡的,也有登高望远思乡的,李觏这首便是登高望远而起乡思之愁的,全诗的意思说:故乡被碧山阻隔,而碧山又被暮云所遮掩,一重一重的障碍,天涯地角要算远了,可是还看得见,比家还要近一些。
(15)、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
(1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7)、唐代刺史到郡,循例应有谢上表,报到感恩而已,并无特别要求,但韩愈的《潮州刺史谢上表》,几乎倾注一生之心力,写皇恩之广溥,述环境之***劣,再以成功封禅需要自己这样的大手笔来行事,企望及时北归。此表之姿态,与《谏佛骨疏》大相径庭,遭致后世议论纷纭。
(18)、南行近两月,终于过岭,经过曲江泷水,他有《泷吏》一首,有些长,但仍值得录出:
(19)、(赏析)一座荒山古寺,经诗人用浓淡相间的色彩点染之后,处处呈现出幽美的境界。
(20)、好在岭南节度使孔戣和韶州张使君都是多年的老友,虽然皇命难违,给些关心照顾还是应该的。《晩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二章》之一:“韶州南去接宣溪,云水苍茫日向西。客泪数行元自落,鹧鸪休傍耳边啼。”人在落魄时,朋友的关心最容易让人感到温暖。增城离广州已经不远,岭南节度使孔戣名义上是韩愈的“主管领导”,但皆身不由己。孔戣知道韩愈南来,不便见面,以潮州“州小俸薄,虑有阙乏”的名义,每月别给韩愈五十千钱,对韩愈是不小的支持。他有《潮州谢孔大夫状》致谢,数年后为孔撰墓志,则不及于此,盖公私有分也。
3、柳宗元最美十首诗
(1)、 (赏析)将军盘马,烘托出射箭肃穆的气氛。仿佛所有在场的人,都屏息静气,等待那“一触即发”的时刻,生动传神。
(2)、此诗有几点值得说明。一是韩愈此年五十二岁,但发落齿豁,近视体衰,早有征兆,此番南行,路途遥遥,决计再无归望,因此失望之极。二是蓝关指蓝田驿,唐代受严谴之官员,一般会在此停留,以听后命,许多贬臣皆曾赐死蓝田驿。韩愈启程是正月十六日,“雪拥”也是实情,此句更含生死未卜之恐惧。三是韩湘,他是韩愈兄长韩会之孙,十二郎韩老成之子。由于韩会年长韩愈三十岁,他与老成虽称叔侄,情同兄弟,老成二子湘、滂,一直随他生活。韩愈南贬,家人仆侍全部被赶出京城,追随同行。韩愈幼年时,因兄韩会之南贬,经历过这段遭际,此时更感受强烈。后来佛、道两家纷纷编派韩愈之故事,不经意间据此诗而将韩湘捧成了大仙韩湘子,前引拙文有论列,在此不说。
(3)、李氏子蟠,年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4)、诗人叹息花开无人来赏,亦即暗喻朋友满腹才华,却被统治者贬谪于穷乡僻壤,无法施展,“颠倒”二字更是有力批判了统治者的不识人才以及诗人和作者都怀才不遇的愤懑。
(5)、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6)、综观韩愈的这首诗,虽然它只有短短20字,但却是一首读后感人至深的惜别诗中的佳作。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首诗,倘若你目前已经遇到了知音,那就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情感,珍惜与知音相处的每一时刻。
(7)、辛文房:公英伟间生,才名冠世,继道德之统,明列圣之心。独济狂澜,词彩灿烂,齐、梁绮艳,毫发都捐。有冠冕佩玉之气,宫商金石之音,为一代文宗,使颓纲复振,岂易言也哉固无辞足以赞述云。至若歌诗累百篇,而驱驾气势,若掀雷走电,撑决于天地之垠,词锋学浪,先有定价也。
(8)、沈德潜:①昌黎豪杰自命,欲以学间才力跨越李、杜之上,然恢张处多,变化处少,力有涂而巧不足也。独四言大篇,如《元和圣德》《平淮西碑》之类,义山所谓句奇语重、点窜涂改者,虽司马长卿亦当敛手。 (98) ②善使才音当留其不尽,昌黎诗不免好尽。要之,意归于正,规模宏阔,骨格整顿,原本雅颂,而不规规于风人也。品为大家,谁曰不宜? (99)
(9)、千古名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创作背景: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11)、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缩,色调的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不开。
(12)、译文: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13)、千古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4)、作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一直主张“务去陈言”和“词必己出”的独创精神,这首小诗就很好地体现了他这种文学主张:在常见的景物中翻出新意。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春天迟到的原因,可是诗人却独出心裁,写白雪穿庭过树是嫌春晚,为人们爱春盼春造足了气势。可以说,整首诗真是咏雪诗中的上品,不愧为千古佳作。
(15)、在商州武关,有《武关西逢配流吐蕃》:“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这里的吐蕃应指被唐俘获者,配居湖南。韩愈安慰他们,不用过分愁苦,湖南相去不远,可以安生保命,我更不如你们,路远八千,或许再无北归的希望。
(16)、陋室有文史,高门有笙竽。何能辨荣悴,且欲分贤愚。
(17)、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
(18)、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19)、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0)、长安交游者,贫富各有徒。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
4、韩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1)、共矜初听早,谁贵后闻频。暂啭那成曲,孤鸣岂及辰。
(2)、这是一首寓言诗,且押韵完全无规律可循,只是任意说来,最见韩愈的风格。《泷吏》所叙,无论是写实还是虚构,都没有太多意义,重点在于韩愈从“欲为圣明除弊事”而被贬的委曲之中,开始反省自己的罪责,开始从一己愤言转而为皇帝、为朝廷着想,检讨自己的不是。诗的开头,韩愈有些摆官架子,连问离潮州还有多远,何时可到,那边风土如何?泷吏从容作答:凡是到潮州为官者,都是有罪遭窜流者,你如果没有犯罪,也不会来这里,那里风土如何,到了就知,何必妄加询问?真是人落困境,连小吏也敢加以羞辱。韩愈闻言又羞又愧,汗流不止。泷吏在介绍潮州环境险***后,更讲出一大段惊天动地的道理,更进一步责问:“你在朝为官,曾为***做过好事吗?是否武不能打仗,文不能执笔,就在其中混日子,甚至满口仁义,实际却巧***败伦?”你如果为官谨慎,就不会来到这里,既然来到这里,就该认命有悔!以往的罪人,也有安然北归者,正所谓皇恩无私,万物包容,不要老是徘徊水边,神色慌张,抑郁不平,愁苦满脸—可以做比较的是屈原以来泽畔行吟、悲愤不平,早已成为文人与世乖违的典型形象。韩愈在此诗中,一反旧说,从羞惭中反省:莅官以来,是否得报皇恩,为国立德立功。上疏得罪,未就死罪,已经是恩及草木,值得自贺。潮州风土险***,一切事在人为,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这里看到韩愈思想的飞跃,从被贬怨愤,改而思考自己的过失,在不幸中体悟人生的道理。就此点言,泷吏可以说使他精神升华,当然也可能一切都是他的虚构。
(3)、鲁迅先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4)、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创作的新纪元,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5)、千古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6)、先要说,韩愈过岭后首度尝到海鲜,胃口大好,心情也有不错的时候。桂管观察使裴行立听闻韩愈南来,派门客元集虚携药物候于韶州,以示慰问。韩愈作《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谢裴谢元,且知元归途可经柳州,也在诗中向柳宗元致候。同时作《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云:
(7)、千古名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在大家都对李白和杜甫的诗篇进行批判时,韩愈却写出了一篇力捧诗仙与诗圣的诗作,可谓是荡气回肠,让人读后回味无穷,所以这首诗也就流传了千年,它的名字叫做《调张籍》。这首诗极尽热情地赞美了李白和杜甫的诗篇,表现出诗人对他们二人高度的敬仰之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妥妥的小迷弟,所以自带滤镜写出了一篇马***文。
(9)、创作背景:韩诗一般以雄奇见长,但有两种不同作风。一种以奇崛见称,一种则文从字顺。这首诗属于后一类。写景只从大处落笔,不事雕饰;行文起承转合分明,悉如文句。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韩愈的朋友严谟以秘书监为桂管观察使(桂州总管府的行政长官),离京上任前,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作此诗赠别。
(10)、苏轼写庐山,不是为了告诉读者庐山有多美,而是为了告诉读者一个道理,这里的“庐山”,换成“衡山”、“华山”、“泰山”或者“黄山”都可以,并不影响诗人表达自己的哲思。
(11)、罗贯中:韩愈佛骨一表,忠谅有余,功齐孟子而力倍。然终不能移宪宗之惑者,盖不探其本,而直以事佛得祸为言也。岂不惜哉。
(12)、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13)、(赏析)用“照眼明”来形容红艳似火,灿烂如霞的榴花既生动又形象,既凝炼又传神。
(14)、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15)、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16)、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
(17)、(赏析)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活了花草树木,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姹紫嫣红的繁荣和美丽。
(18)、此外,韩愈在潮州还写过《贺册尊号表》,歌颂宪宗之无边功业。又作《琴操》十首,言古圣贤遇灾厄闭塞悲愁,然从容致思,不失其操。其中《拘幽操》中两句:“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与其《谢上表》所述精神是一致的。
(19)、需要网上购买的读者,请登陆“杂志铺”网站(www.zazhipu.com),京东商城中华书局官方旗舰店(http://mall.jd.com/index-840html)然后在搜索栏搜索“文史知识”,即可看到《文史知识》的订阅信息,按照网站购物流程购买即可。
(20)、陈普:杨墨蛇龙本一区,大颠便是***溪鱼。退之也是无操守,一贬便陈封禅书。
5、韩愈的千古名句
(1)、由此,韩愈也形成了刚正耿直,百折不挠,极有抱负的性格,表现在诗风上就是以雄奇险怪为特点,宏大震撼,极有气势。例如他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幽怀》、《山石》等。不过,人有多面,诗风亦然。他也有一些小诗,写得清新可爱,朴实动人。例如那首最为人熟知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二月才出现草芽的环境下,人们尚且能够等待,可白雪却等不及了,故意地飘进院中,穿过树木,纷纷扬扬,就像飞舞的花朵来装点迟到的春天。这两句以雪作花,清新别致,让人耳目一新。“嫌”“故”二字将春雪拟人化,赋予了雪花以灵性,表现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憧憬与向往,巧妙无比。
(3)、李觏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他的《梁元帝》、《王方平》、《忆钱塘江》、《关僧还庐山》和《璧月》五首绝句,被王士真称为“风致似义山”。
(4)、更多的是用若干句透过一层,如宋徽宗《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5)、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6)、此诗作于公元823年(唐穆宗长庆三年)的早春时节。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
(7)、后两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是整首诗中最为后人称道的千古名句。在这两句中,诗人笔锋一转,点出整首诗的主角:春雪。白雪本应是冬天之物,春来雪化,白雪本应该嫌春早。可此处,诗人却说“白雪嫌春晚”,表明这个冬天实在是太漫长了,连雪花都不想再久留了。
(8)、对此一严厉处分,韩愈完全不能接受。他在蓝田驿待命时,恰好侄孙韩湘闻讯火急赶来相随,即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以赠:
(9)、张戒:韩退之诗,爱憎相半。爱者以为虽杜子美亦不及,不爱者以为退之于诗本无所得。……退之诗大抵才气有余,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放之则如长江大河,澜翻汹涌,滚滚不穷;收之则藏形匿影,乍出乍没,姿态横生,变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诗文字画,大抵从胸臆中出。……退之文章侍从,故其诗文有廊庙气。退之诗正可与太白为故,然二豪不并立,当屈退之第三。
(10)、***诗歌发展到唐朝,已经到达了顶峰,紧随其后的宋朝,想要继续走发展,空间十分有限。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于是词成了宋朝的成熟文学。
(11)、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对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情趣盎然,富有诗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他创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也有很多创造,一是用新鲜活泼的内容给四言诗这种呆板僵化的形式注入新的生命;二是发展了五言咏怀组诗,根据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命题,如《咏史》、《饮酒》、《咏贫士》、《归园田居》等,分类更加细致,在组诗的内部结构安排方面,有较前人更具匠心。
(12)、在这同时,他有《食曲河驿》,虽然内心仍很凄苦,但开始检讨自己的疏失。末四句云:“下负朋义重,上孤朝命荣。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13)、创作背景: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14)、它的精彩之处,便在于全诗四句,分为四层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推进,从而将李觏对家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发挥到极致。
(15)、这种写法,有用在一联中的,如杜甫《夜闻觱篥》云:“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16)、在诗歌风格上,他学习唐朝的韩愈、皮日休等人,和宋朝其他人学习杜甫不同,他的诗歌在意思和词句上往往都很奇特,是宋代在语言上最有创新的一个。
(17)、该小诗仅短短十六个字,却色彩斑斓,对比强烈,既有绘画般效果,又有山水动静之韵味,在以追求险怪为主的韩愈诗中可谓别具一格。
(18)、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行子去未已,春鸠鸣不停。秦商邈既远,湖海浩将经。孰忍生以戚,吾其寄馀龄。
(19)、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20)、韶州是韩愈少年随兄南贬时居住过几年的地方,重经故地,有许多感慨,也留于诗中。《过始兴江口感怀》:“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目前百口还相逐,旧事无人可共论。”伯氏是长兄韩会。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扶携长大。大历十二年(777)韩会坐元载d羽南贬,韩愈已经十二岁,在韶州三四年,印象深刻。四十年过去,兄嫂均已作古,当年百口南行,而今仅孤身独在。“目前百口”是他的家人,除了自己,再无人想起往事,他感到了寂寞和无奈。《题临泷寺》:“不觉离家已五千,仍将衰病入泷船。潮阳未到人先说,海气昏昏水拍天。”身体不好,前途多凶险,仍得前行。
(1)、陈沆:谓昌黎以文为诗者,此不知韩者也。谓昌黎无近文之诗者,此不知诗者也。……当知昌黎不特约六经以为文,亦直约风***以成诗。
(2)、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韩愈的一首经典咏雪诗《春雪》这首小诗独辟蹊径,温馨暖人,堪为千古佳作诗中描写的场景,北方人最有感触。当时,诗人因为修撰国史的缘故史,留在北方过新年。天寒地冻,诗人埋怨春天迟迟不来而写下这首诗,成为咏雪诗中的名作,惊艳文坛。全诗如下:
(3)、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
(4)、他不仅写出了《马说》、《师说》等著名文学作品,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文被后代评价为“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5)、千古名句:嗟哉吾d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6)、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7)、知音难觅,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这样的感慨。只是对于像韩愈这样在某一个领域有很大成就的人来说,无疑这样的感慨更为深刻。所以紧接着次句“念子不能别”,韩愈便直接抒发了自己对于知音孟郊的惜别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因为我想念你,所以不忍心与你分别。可以说由于首句中“知音者诚希”的蓄势铺垫,次句诗显得尤为深情,字字都流淌着惜别之意。
(8)、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9)、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相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10)、韩愈在潮州期间,与大颠禅师来往密切。还没有离开潮州,他“少信奉释氏”的消息就传播开来了,以至他从潮州量移袁州,路过吉州时,即作《与孟尚书书》作出解释:“潮州时,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远地无可与语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数日。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因与来往。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服为别。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始末基本说清楚了。在韩愈诗集中,可以读到多位僧家朋友,或加调谑,或与论诗,皆与信仰皈依无关。但大颠一事,则佛家有另一番发挥,理学家又忙不迭加以澄清,着实很热闹。
(11)、熟悉韩愈写作风格的人,想必都能够看出他的观点十分新颖独到,其中还不乏蕴含着李杜的影子。喜欢一个人最好的模样,就是朝着你的方向而去,努力变成下一个你,而韩愈也真的做到了。李杜作为韩愈心中最神圣的存在,自然不允许任何人对他们有些许的玷污,所以他才会愤而写下《调张籍》这首诗。
(12)、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13)、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14)、当然,韩愈曾致信大颠,寺僧后刻石于潮州灵山院,其墨迹宋人曾得见,均可知僧人对此之重视。将二人交往演为小说,唐时就在丛林中传开。《祖堂集》卷五述此甚详。如韩贬潮之原因,说是:“元和十三年戊戌岁,迎真身,元和皇帝于安远门躬自焚香,迎候顶礼。皇帝及百寮俱见五色光现,皆云是佛光,百寮拜贺圣感。唯有侍郎韩愈一人独言不是佛光,不肯拜贺圣德。帝问:‘既不是佛光,当此何光?’侍郎当时失对,被贬潮州。”时间错了,上疏更变成“独言不是佛光”。其后二人交谈,居然反复争论此佛光之有无。其后大颠归山,还留诗一首:“辞君莫怪归山早,为忆松萝对月宫。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此后在宋初陈抟的华山传说中,也见到此诗,知是佛、道二家的“公共资产”。其后韩不断自称弟子,向大颠请教“佛法中省要处”,也无疑是僧人的编造。唐代毕竟是开放的时代,韩愈那么激烈地反对佛老,而僧人编故事说韩愈佛法修行很深,与大颠禅师谈得如此投机,道家说韩愈不识仙术变化,在他的侄孙(一步步变成了韩湘)幻术前最终迷失,也皈依道家。认真的韩愈,碰到很不认真的对手,也只能徒唤奈何吧!
(15)、整首诗由近及远,写了春雨滋润万物的品性,整个皇城都弥漫着早春的气息,远比那烟柳飘飞的晚春更有味道!
(16)、谁谓我有耳,不闻凤凰鸣。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
(17)、创作背景:贞元(785-805)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唐德宗贬到偏远的广东阳山县当县令。诗人来到汨罗江本是为凭吊屈原而一泄心中的郁闷,然而就是在这里也得不到感情上的慰藉。江边到处飘浮着可供祭祀的绿苹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初贾谊尚能投书一哭,此时却连祭奠的地方都无从找寻,唯有江上的渔父舷歌依然,遥遥可闻。因此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18)、马允刚:韩昌黎在唐之中叶,不屑趋时,独追踪李杜。今其诗五七言古,直***少陵,余体亦皆硬笔屈盘,力大气雄,而用意一归于正,得雅颂之遗,有典诰之质,非同时柳子厚、刘梦得所能及,鼎足李杜,非过论也。
(19)、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
(20)、本意写行路难,再加写遍地战争,行路就更难了。
(1)、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瘅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这倒使我想到现代的一件实事。一九五七年反右扩大化中,京城不少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并发配到基层。当时王震同志主持***开发,就主动收容了一批。想不到这倒促成了春风渡玉门,戈壁绽绿荫。那年我在石河子采访,亲身感受到充边文人的功劳。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2)、叶燮:①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96) ②举韩愈之一篇一句,无处不可见其骨相棱嶒,俯视一切,进则不能容于朝,退又不肯独善于野,疾***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③杜甫之诗,独冠今古。此外上下千余年,作者代有,惟韩愈、苏轼,其才力能与甫抗衡,鼎立为三。韩诗无一字犹人,如太华削成,不可攀跻。若俗儒论之,摘其杜撰,十且五辄摇唇鼓舌矣。
(3)、赏析: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诗人没有彩笔,但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4)、陶诗不为时人所重,唐代田园诗派兴起,奠定其地位,赵宋以后陶渊明备受推崇,确立了一流大家的地位。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5)、许学夷:①唐人之诗,皆由于悟入,得于造诣。若退之五七言古,虽奇险豪纵,快心露骨,实自才力强大得之,固不假悟入,亦不假造诣也。然详而论之,五言最工,而七言稍逊。②退之五七言古,字句奇险,皆有所本,然引用妥帖,殊无扭捏牵率之态。
(6)、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我遍读祠内凭吊之作,诗、词、文、联,上自唐宋下迄当今,刻于匾,勒于石,大约不下百十来件。一千三百多年了,各种人物在这里奖韩公不知读了多少遍。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简约个性网 » 范仲淹必背十首诗精选126句文案